【爸妈须知】宝宝长大高个只靠“灌”牛奶?其实我们还有更科学的方法

很多报道也将日韩人民的平均身高的增长

 

归功于牛奶~

 

可是宝宝的30%黄金生长,光靠牛奶可不够

 

 

了解宝宝的身高生长阶段和影响因素

 

才能帮助宝宝长大高个

 

宝宝身高生长的重要阶段

 

自然增长是一个连续但不是线性的过程。出生后成长有三个阶段(0~2岁、儿童期和青春期),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特点。男孩和女孩的阶段相似,但是生长的时间和速度不同,特别是在青春期。

 

 

●宫内——出生时的大小更多地由母亲营养、宫内和胎盘因素决定,而不是由遗传构成决定。并非所有影响生长的基因都可以在出生时表达。因此,遗产因素仅占25%。

 

●0~2岁——在这个阶段,宝宝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并逐渐减速。这一时期约为30至35厘米生长。早产儿的长度(和体重)必须根据胎龄进行校正,在第一年的后半年里,早生儿童的生长会进行加速。

 

这个时期生长远离宫内环境的影响,趋向于孩子的遗传潜能。遗传因素占到为80%。

 

●童年——童年阶段的特征是以相对恒定的速度线性增长,在童年后期有所减缓。大多数孩子的成长速度如下:

 

两岁至四岁:5.5至9厘米/年

 

四岁至六岁:5至8.5厘米/年

 

青春期前:

 

男孩4-6厘米/年

 

女孩4.5至6.5厘米/年

 

●青春期——青春期的特点是,由于性腺类固醇和生长激素增加的协同作用,每年生长突增8-14厘米。对女孩来说,青春期的生长突增通常始于10岁左右,但对早熟女孩来说,可能最早始于8岁。对男孩来说,青春期的生长突增通常始于12岁左右,但在早熟男孩,可能最早始于10岁。

 

宝宝的身高预测

 

身高是由遗传潜力和许多其他影响身体生长和生物成熟的因素共同决定的。没有一种方法能准确预测我们的身高。然而身高的估计可以利用爸爸妈妈的身高信息,结合儿童自身生长和骨骼发育水平的信息可以进行预测。这些结果有助于指导关于身高评估或者治疗的决策。

 

可以通过计算父母中间的身高来估计孩子的遗传身高潜力,该身高基于父母双方的身高并根据孩子的性别进行调整。这个估计也被称为“期望身高”。

 

可以利用以下等式预测宝宝“期望身高”

 

计算等式:

 

女宝宝---父亲的身高减去13厘米,然后与母亲的身高取平均值。

 

男宝宝---母亲的身高增加13厘米,与父亲的身高取平均值。

 

早长or晚长

 

虽然有平均的生长曲线,但是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有的早长,有的晚长。如果宝宝比同龄的孩子矮,爸爸妈妈不要先发愁。

 

 

早长or晚长,有科学的判断依据-----骨龄

 

骨龄是通过拍摄左手正位X光片来测定。骨龄可以真实地反映宝宝生长的实际状态,更准确的预测未来成年身高与还能长多高。

 

ps:拍1次骨龄X光片的辐射量微乎其微,辐射剂量小于0.00012毫西弗特,相当于坐飞机2分钟、晒太阳或玩手机20分钟,其辐射量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把握30%黄金生长机会

 

遗传身高不满意?

 

其实宝宝还有30%黄金生长机会!!!

 

宝宝的身高70%左右原因是基因,后天因素与身高的相关性占30%左右,抓住这30%让宝宝发挥最高的身高潜能,是爸爸妈妈和医生一起完成的事情。

 

 

根据宝宝的身高生长的几个重要阶段,身高促进、发挥宝宝生长潜能越早越好。根据调查显示,孩子从出生开始进行身高促进,可突破遗传身高3~10厘米,身高促进越早效果越好。

 

亚运村美中宜和身高发育门诊---正式开诊

 

通过设定期望身高、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和骨龄,个性化评价生长发育状态。对孩子的饮食、运动、睡眠、补充微量营养、对身高生长潜能发挥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极大地提高实现期望身高的可能性。

 

开诊福利-----安主任早综讲座

 

解决宝爸宝妈关于宝宝智力发育

 

身高发育大疑问

 

讲座时间:1月19日(周日)下午14:00

 

地 点:亚运村美中宜和医教中心

 

讲座医生:安涛主任

 

参与对象:0~3的宝宝家庭或孕晚期家庭

 

报名方式: 扫码报名

 

 

医师介绍

 

 

亚运村美中宜和儿保主任-----安涛

 

•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及解放军301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

 

• 在三甲医院儿科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

 

• 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对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高危儿管理、生长发育测评、身高促进、矮小症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

 

• 发表论著及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著及论文14篇,

 

• 参编育儿类科普书籍8部。

 

曾担任全军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总参妇产科及儿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及委员